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鸡毛小店,现在听来似乎挺温馨的,但在老北京,这可不是老实人敢进去的地方。为什么?因为既然是都拿鸡毛当取暖的铺盖了,那什么人才会住这种店?但凡是注重点儿形象的都不敢住呗,否则第二天一身鸡毛的出门像话吗?尤其是做小买卖的,这满头的鸡毛茬子,还有人找他买东西吗?
那什么人才会去住鸡毛店?只有一种人,乞丐,叫花子,只有他们才最不讲究形象,甚至是越脏越臭才好呢,这或许才能多要到钱。
那假定是你赶路走累了,看到个小店推门就进,结果发现里边蜷着的都是脏臭的叫花子,而且还肯定都斜着眼睛看你,你敢住吗?反正换我不敢住,反正只要多花几个铜板就能去住旁边的大车店,何必在鸡毛店受罪呢?
所以说,解放前的鸡毛店就不是给普通赶路人住的,甚至不接待穿着整齐的,而是只容纳熟客的乞丐。当然叫花子们也只能住这儿,对于他们来说,讨到钱之后能住进鸡毛店也是一种享受。
虽然地下铺的都是稻草和鸡毛,到了秋冬也不过是加扇草帘子,但店里到了冬至之后的都会生炉子,怎么的都比睡大街暖和多了。
再加上鸡毛店虽然低档,但是也提供各种服务。比如热水是随时都有的,一个铜子儿就能喝一碗。如果讨到了粥和大饼馒头什么的也可以随时热饭,比凉的好吃多了。
更主要的是,鸡毛店里还提供娱乐和增值服务,那就是赌博、喝酒、放贷和嫖娼。别以为乞丐就不会享受了,要知道,很多人就是因为吃喝嫖赌抽大烟才沦为乞丐的,他们比普通人可更会享受。
而且也绝对的拿钱不当钱,不管今天挣了多少,都绝对不允许过夜。赌博输了的用鸡毛塞耳朵睡觉,赢了的立刻要酒要肉,然后还得稍微擦洗一下去找个暗门子,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。
能在城外开鸡毛店的都必定是当地流氓,地头蛇或花子头儿,江湖人称“杆儿上的”,在当地都有字号,否则开不了这种店。
那既然能开店就肯定罩的住,甭说什么赌博了,就算是乞丐们斗殴打死了人都无所谓,找块席子一裹就扔城外“沙窝子”里了,就说是自己病死的谁又能说什么,谁会在乎一个叫花子的死活?
沙窝子的窝发“卧”的音,就是挖了一半的坟坑,都是当地人在不适宜种地的地方挖的,留着卖给出殡办丧事的。这种沙窝子以广渠门外为最多,所以也叫“沙窝门”。这个“窝”发轻音,接近“化”的音。
当年马圈儿一带拆迁时我就遇到过一家,自称以前是开鸡毛店的,生意从广渠门到左安门外都有,经济型酒店连锁集团。
他们家当家的老爷子当时70多岁吧,身材不高,但仍然是横练的身板儿,年轻时绝对的车轴汉子。一说起解放前他们家开鸡毛店的事儿眉飞色舞的,说别看接待的都是叫花子,但架不住人多啊,所以每个小店都挺赚钱的。尤其是左安门外的,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三四袋洋白面,放到今天都算高收入了。
对了,老北京一般不说叫花子,而是按照分工不同有各自的称呼。普通从业者叫“披片儿的”,也就是没衣服穿,披着麻袋片儿。强行给路人掸土的,叫“掸孙儿”,这就有强行乞讨的意思了。
然后更强要的叫“擂砖儿的”,也就是光着膀子拿块板儿砖,见到人就往胸口或脑袋上拍,就问你怕不怕吧?大冬天还披片儿的叫“卖单儿的”,相当于卖惨。而那些肢体残疾或身上有恶疮的叫“卖疮儿的”,这种乞丐最恶心,不给钱就举着伤口或脓液往你身上蹭,你要不给钱就赶紧跑吧。
我当时还问老爷子了,说北京一解放就等于是断了你们家的生意,恨不恨?老头儿说不恨,按他老家儿的说法,这是共产党挽救了他们,要不然造的孽更多……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公共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。
凯狮优配-凯狮优配官网-太原炒股配资-配资优秀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